close
        紀錄片的一開始,輕音樂配上導演的口白"如果每個人對生命源頭最初的記憶,也算是鄉愁的話,那我的鄉愁又在哪裏?跟著父親的鄉愁回到湖南,迎面而來的湘字,郤引不起我太大感覺,我轉身朝另外一個方向,腦中浮現出青青的山林之路,這讓我想起了最初的童年記憶....。",一下就令我很有感覺,因為我的生命歷程有相類似的經驗。
        導演在得知自己將出生的孩子是男孩的同一天,年邁的父親中風了。一個生命交接的關口,帶來的是一種對生命的無奈。我們一直抗拒最親的人終有一天會離開的事實,就算知道有那麼一天,還是不想承認,也不願去深談。在新生命即將將臨的同一天,發覺一個老邁的身軀可能隨時遠離,作兒女此時所有對父母的感恩與愧疚一起湧上心頭,就算開心的事情--新生命即將來臨,也是無法開心,所想的,只想在有限的時間內,完成父母的心願。更愧疚的是為什麼沒有早一歩就開始實行。看到紀錄片的這裡,也算是給我的一個警惕,如果對父母的太多的感恩愧對和想表達的愛,及早去做吧,怎樣也不會嫌太多,因為不管怎麼做將來也是覺得不夠。
        導演踏上帶父親回湖南省親的旅程。到了湖南老家,雖然有一大群人熱烈地迎接導演的父親,但卻沒有一張熟識的面孔,素不相識的人憑藉著可能有的血緣關係,竟然可以這麼親切嗎?我想知道在他老人家的心中,面對這一切的熱情,究竟是什麼感覺?溫暖?困窘?或是疑惑?
        後來導演的姑媽出來迎接,這才像是一個分隔數十年的親人重聚時的場景。小時後微弱的印象對映出現在彼此老邁的容顏,有種似曾相似的陌生感,內心機動不已,卻不知如何表達,想擁抱彼此,但數十年的隔閡,讓他們只握一握手。導演的父尋找死去親人的墓一個一個跪拜,看到此幕不禁鼻酸。這是一個完成心願的尋根之旅。
      導演的父親看老家時,幼年時生活的環境也早就變成另一個樣貌。他的鄉愁其實是存於他的記憶中,追悼的也是心中的那個故鄉,早就不是現在的湖南。每個人的鄉愁也都是這樣吧,喜歡回去老地方看,看到以前熟悉的景物物換星移,心理只是更難過,但就是喜歡這種苦澀的感覺在心中停留,一種悽涼的美感。每次回去高中.小學時,一定會發現哪些地方又不一樣了,而且老愛指著遠方說:以前才不是這個樣子,我記得這裡有.........。
       最後父親和姑媽道別,彼此真情流露,十分動人。往後也只能天涯共此時,千里共嬋娟。
       記得我和爸爸回去他的故鄉苗栗時,有一次爸爸騎的機車帶著我到海邊兜風,也在田間小路騎阿騎的,爸爸指著一做矮山說:這叫做枕頭山,我們小的時候都在這裡玩,爸爸說話時,臉上露出笑容,之後爸爸跟我說:你住在都市,但你永遠不要忘記這裡才是你的故鄉。這是爸爸說的,但是我的心裡對這裡卻沒有故鄉的感覺,頂多只有奶奶家,一小段童年的感覺,我覺得我的故鄉在我從小長大的台中,這裡是爸爸的故鄉,不是我的。這是我心中的感覺,不過我沒有對爸爸說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在紀錄片的開始就十分有感覺的原因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ulturestudies 的頭像
    culturestudies

    culturestudies

    culturestud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