甜蜜蜜   觀後心得

    1995年,鄧麗君猝逝時,我才6.7歲,當時的我,對於這個人,毫無概念,更不可能瞭解到她對華人地區的影響力,只有媒體的大篇幅報導,使我印象深刻。但是,隨著年齡的增長,每年鄧麗君的忌日的一系列追思活動,還有模仿秀節目裡模仿鄧麗君的參賽者,愛國歌手的形象漸漸深植在我心中,他那種單純、毫無雜質的嗓音更是常常縈繞在我心頭。

    甜蜜蜜這部電影,凸顯了鄧麗君在華人世界的影響力,在電影裡鄧麗君所代表的是一種時空、一種無形的背景、也是這部片男女主角之間的唯一的連接點,在片中,每當男女主角關係轉變時,總是會出現鄧麗君的影子:賣鄧麗君唱片後發生關係的那晚;在街上拿到鄧麗君簽名後,決定真實面對兩人的感情;還有最後追著鄧麗君的死訊在街上相遇。

    我認為這部片所要表達的,是人生裡充滿不斷的矛盾以及巧合。兩個抱著完全不同的心態、不同理念的人,卻能相遇、擦出火花。對於黎明所飾演的小軍,矛盾在於儘管知道自己已經愛上了李翹,但還是把自己青梅竹馬的女友接來香港;而對於李翹,儘管愛上了小軍卻還是為了自己的理想,選擇了有勢力的豹哥。電影裡也不斷的出現矛盾的情節:補習班英文老師和芥蘭之間的愛情看似甜蜜,開心的一起回故鄉,卻命不久矣;李翹所嚮往的是成功、是賺大錢、衣錦還鄉,但是經濟不景氣,提款機螢幕上的數字位數越來越少,自尊心極強的她,竟然變得需要小軍接濟;好不容易賺了大錢,達到目標,可以衣錦還鄉的時候,母親卻看不到了;正準備要和豹哥安定下來好好生活的時候,豹哥卻死了;豹哥的死有何嘗不是矛盾呢?令人聞聲喪膽的角頭老大,最後,卻死在街頭小混混的手上;這一切的一切,是如此的矛盾,卻又如此的真實。

    電影中也充斥著巧合,故事裡的場景橫跨三地,但李翹和小軍兩條本應平行的線卻不斷地交會。李翹要被遣返的時候,小軍的背景巧合地出現了,帶著李翹,逃離被遣返的命運;李翹帶團在看自由女神,而小軍也正好看著自由女神;兩個人聽到鄧麗君的死訊,不約而同的追尋著鄧麗君生前的影像,進而相遇;而最大的巧合,陳可辛導演在最後點出,在一開始、火車上,兩人的起點,就已經在一起了。

    這些矛盾與巧合,交織而成的,不就是人生嗎,也許陳可辛導演在這部片裡的巧合有點誇張,但現實生活中,巧合、矛盾,就是這樣一再地發生。我想,這就是命運的力量,命運之神總是在冥冥中引領著我們。但是別忘了天助自助者,如果,他們兩個不是真誠地面對自己的感情,也許,結局,就不會是這樣。

    陳可辛導演的電影,總是能拍出,在某些年代裡,小人物的心酸、小人物的悲哀,「甜蜜蜜」是這樣,「如果愛」是這樣、「投名狀」也是這樣。片中的主角們,總有著自己的理想、自己的嚮往,他們所做的事,沒有對錯,只有對自己理想的一份執著。每一部電影,也是一個很大的圓圈,最後的終點,總是和原點如此的相像…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ulturestudies 的頭像
    culturestudies

    culturestudies

    culturestud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