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蘋果的滋味觀後感

    蘋果的滋味,是甚麼樣子的呢?剛開始,皮上也許還塗著臘,苦苦澀澀;從果肉開始,蘋果的香氣和甜味卻令人陶醉其中。

    這部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來探討。一是50年代美國人與台灣人生活上的差異。故事的主角,本來應該是兩條八竿子打不著的平行線,卻因為一場車禍,而有了有趣的交集。阿發一家人,為追求更好的生活,來到台北地區發展,卻依然貧困,家裡有一大串的小孩,女孩子為了家計,為了讓弟弟唸書交學費,準備要被賣掉,是50年代許許多多台灣家庭的縮影;美國的駐台上校,過的是優質的生活,蘋果、牛奶等食物,對他而言,是生病時理所當然的補給品,撞到人要理賠,也是天經地義的事,但這些對阿發一家來說,卻是天上掉下的禮物。上校在警察的陪同下來到阿發的住處,出現在他眼前的,是他無法相信的景像,這種地方能住人嗎?走進屋子裡,他更難相信了,這家人,到底有幾個小孩呀?

    而當時台美雙方的認識,是怎麼樣的呢?美國人對於台灣人,從大使館的秘書,在電話中輕描淡寫的要上校放心,台灣人民是「全世界最配合美國國家的人民」(這聽來不禁感到有些諷刺,直至今日,好像還是沒甚麼多大的改變)。而台灣人對於美國人看法,從阿桂對兩個兒子說「也不看看這裡是甚麼地方,不怕被阿度仔抓去」看出,美國人在台灣人的心中,是惡魔,是可怕的。然而,實際上,又是如何呢?阿桂在護士前大哭,怎麼這麼歹運的那幕中,女兒一句「人已經離開了,媽妳不用再哭了」,以及阿發的工頭們來探望,摩拳擦掌地,想好好的替阿發討回公道;讓人發現,原來,她們也不是這麼單純。上校給了大筆慰問金、食物和資助啞巴女兒讀書,阿桂與工頭一群人在病床邊旁若無人地大笑,到底是誰配合誰,誰是惡魔呢?

    語言的隔閡問題,我相信也是本片中一再強調的部分,警察跟母親溝通的過程,其實可以跟警察先前向阿發的啞巴女兒問路來做個比較,都一樣無法溝通,差別只是有女兒可以翻譯,當作橋樑,顯出了老百姓跟政府之間語言的隔閡。往醫院的路上,阿桂哭得驚天地、泣鬼神,警察為了讓她停止哭泣,跟她說,妳再哭下去,老公會更嚴重唷,說不定會死掉,聽在我耳裡,心裡是一驚,好險阿桂聽不懂,不然會抓狂吧。醫院裡的許多情節,凸顯的也是這個問題,像是母女倆跑錯廁所,工頭與護士間的對話,還有會講台語的護士等,都再三的強調語言隔閡的情況。

    最精彩的部分,莫過於最後病房裡的一幕,當一家人滿足地一塊啃著蘋果。而阿發的心裡,又是怎麼想的呢?是感恩自己的犧牲了一雙腿,能換來家人們的幸福快樂;還是心裡覺得悲哀,腿斷了,眾人皆喜我獨悲。

    本片用了許多大量對比的手法:台美生活上的對比,認知的對比,情緒的對比,阿發一家人從一開始的悲、到最後的喜。「蘋果的滋味」,從苦澀入甘甜,而這部,由黃春明的小說改編而來的電影裡,阿發一家人從一開始的不幸,遇到衰運,呼天搶地,直到啃著一輩子難得有機會吃到的蘋果,家庭生活因而改善,一張張幸福的全家福照,不正是蘋果的滋味的最佳寫照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ulturestud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